慧聪涂料网讯: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宜家家居”在杭州开业已有3个月。在刚过去的那个周末,宜家依然人气未减,其较好的现场体验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它成为了一些消费者的最佳“消遣胜地”。
modern house
而在一周前,韩国衣恋旗下家居品牌、人称“韩版宜家”的Modern House(美登好室)生活馆,在杭州西湖银泰城B1层正式开业,引发的抢购潮也迅速刮起一阵杭儿风。据悉,这是Modern House在杭州开出的首家门店,也是继上海、成都后,其在中国地区开出的第三家门店。
在零售商业领域,“进口商品”、“北欧风”、“韩流”等几大热门基因在这个夏天相互碰撞。当瑞典的宜家遇上韩国的Modern House,到底产生了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置身电商浪潮之中,实体零售的体验经济是否就此来临?
名牌效应催生的好奇心
印象里,我曾采访过一个对生活细节很讲究的“小资”老板,他对宜家有着一种过分追求:“我店里和家里的所有物品都是在宜家买的,那时候离我最近的宜家在上海,我每隔几个月就要开车去上海‘扫货’。”
所以三个月前,当他知道“宜家顺利落户乔司”时,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
随后,全新的“宜家效应”迅速在乔司地块发酵,“宜家将带来什么?”和“宜家正在改变什么?”已不再是纸上谈兵的问题。
整个夏天,杭州老百姓搭着地铁,蜂拥赶去这个以前只听说过,几乎没去过的地块。余杭本地人戏称这种现象为:杭州人开启到余杭血拼模式。
9月27日,记者再一次踏进人山人海的杭州宜家。
这里的顾客以年轻人居多,他们表示,这里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和一站式的服务模式都是自己选购家居用品时最需要的,早在刚得知宜家将落户杭州的消息时就一直期待开业后能来选购。“我和女朋友都非常喜欢宜家的北欧风格,而且定价不高,设计人性化,收纳性强,很符合年轻夫妇的需求。”预备明年结婚的小李告诉记者。
30岁的张女士则约上几位好友结伴前来,她说自己之前在北京、上海接触过宜家这个品牌,认为一站式服务和商品较高的性价比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而简单的设计风格和自由的选购方式也代表了现代都市白领生活的一种态度。
65岁的顾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听女儿女婿这段时间不时提起这个品牌,勾起了好奇心才决定带着老伴前来一探究竟。“孩子们一直在说这个牌子是国际名牌,东西便宜又好用,我们就想来看看,长长见识,没想到人这么多。”
也有中老年顾客表示,在选购家具时更倾向实木家具,宜家出品的家居风格与自家的装修不太匹配。
“大家都在议论宜家,我也想跟上时代。但这些家具都太简易了,和家里的中式风格不搭。可能是我们年龄大了,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而且商城很大,布局复杂,不看指示图很容易绕晕。”53岁的陈女士在热情的年轻顾客群中略显尴尬。
体验经济成商业创新之道
宜家的热度还未散去,另一个“韩国宜家”的家居商城Modern House在消费者的热议中匆忙开业。
而在几天前,商城开业的消息已在本地生活圈里传开。“都教授家的咖啡杯出自Modern House,韩版跑男选择在Modern House撕名牌,韩剧《美女的诞生》中的茶几、沙发和书架统统都是Modern House出品……亲手摸摸,亲眼看看,亲自体验,感觉离长腿欧巴都更近了一点。”相比辗转公交地铁去余杭,韩粉们似乎更愿意把时间耗费在这里。
9月22日,Modern House开业第四天,记者也前往西湖银泰城地下一层的商城。或许当日正值工作时间,商场并未像前一个周末那样人满为患。尽管银泰城各处都有商城广告和指示牌,也陆续有人潮向这个方向,但入口处的隔离带还没有派上用场。
有趣的是,相比密度并不高的客流量,商城会员卡办理处却被挤得水泄不通。这一场景与6月底宜家家居开业盛况如出一辙。此外,客流陡增也带动了周边品牌商户的销售。
与宜家“开在人烟稀少,租金低廉的地方”的选址定律不同,Modern House将商城选在城市中心或者繁华街道的综合体中。尽管部分消费者是走马观花式地闲逛,但这样的选址安排却吸引了更多潜在消费者的目光。
“这里的东西更少女更精致。无论是锅碗瓢盆、香薰沐浴,还是家电五金、摆件器皿,还有床品靠垫、窗帘沙发和家具衣柜,其实宜家有的东西,这里都有。虽然整个商城比宜家小很多,但布局感觉更科学合理,逛起来不会迷路。”21岁的大学生小沈在得知Modern House开业后,选择在没课的周二下午前来探营。
据了解,Modern House杭州西湖银泰城店的营业面积为1200平方米,商品数为6000种左右。该品牌本身采用的是买手制经营,店内所售商品100%韩国设计,60%为进口商品,其中40%为纯正的韩国进口。其商品价格却非常亲民,许多商品通过汇率换算,甚至比直接在韩国购买都要便宜。
相比我国传统零售企业的粗放式经营,这些家居商城之所以人气爆表,除了本身的品牌影响力之外和价格等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验经济”。
“感觉Modern House和宜家这些商城已经不单是单纯家居买卖场所,它给我们营造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购物氛围,我们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店内的体验以及进行额外的消费。”小沈表示,虽然有很多“蹭睡族”会让这些体验式营销变味,但依靠这种方式,商城还是实现了与线上购物的极大差异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频繁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