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林学明(右)&搭档石雅文(左) 可是当“第三者”柏森首席设计师林富源“插足”之后,林学明不淡定了。林学明表示,能遇上林富源是很大的幸运。他曾经与一些家具企业合作,但从未遇上过像林富源这样对家具设计、制造、工艺等均如此专业的设计师。 据新浪家居了解,在正式会面之前, “双林”彼此间“并不待见”。林富源说,起初自己是非常纠结要不要参与米兰设计周的,因为米兰展意义重大,但要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设计殿堂,就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双林”初次见面,相互不了解,林富源对林学明能否设计出能出彩的作品存疑,而林学明也对国内家具企业能否把设计作品完美制造呈现有疑虑,因为其设计对材质、工艺等要求颇高。 在双方多次沟通,二次见面之后,“双林”逐渐产生了“好感”。林富源来自台湾,16岁就以技术出身入行,如今已在家具业摸爬滚打了39年,对家具的工艺、制造,材料、结构等了如指掌,非常有自信能够实现产品的设计。林学明强调,对于此次设计产品,林富源在外观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为产品未来的市场化和批量化生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双林会”——林学明&林富源
“三人行”,相谈甚欢 明式家具的全新诠释 林学明:“明”系列和“空—竹”系列 石雅文:参与“空—竹”系列凳 “明”系列 设计原型:明式家具——独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家具。 作品形式:柜子 作品名称:明馨 材质:皮革、金属、实木 设计理念:“明馨”,是以在当下的明式诠释。 馨字有美石之说,可发出悦耳之音,木质家具本不发音,介入铜 材之后就可击悦。精雕之器。 以明式家具的结构体系为主体进行解构设计。

设计作品独家曝光“空—竹”系列 设计原型:汉族民间传统玩具,因其轮内空心而有竹笛,故名“空竹”。 作品形式:桌子和凳子 作品名称:空—竹/桌空—竹/凳 材质:实木. 金属.玻璃 设计理念:空竹由远古时代的玩具演变而来,作为有足够娱乐气质的物品, 以空竹为基础元素进行再设计,也更具趣味性。 它的灵活多变,具有解读的设计乐趣。 林学明告诉新浪家居,此次与柏森合作的“明”系列。是以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明式家具为原型,回应并解读此次设计主题——“当代中国的生活哲学”以及设计原型——代表中国的“旧器物”。在林学明眼中,明式家具作为一种风格体系的艺术概念,表达出了文人雅士对于器物的一种态度,其结构严瑾、线条硬朗,并无赘述的表达语言,若虚若实,是一种生活主张。 除以明式家具为原型之外,产品的用料等将摒弃传统,林学明认为国人对于红木、实木存在过度消费,总以将实木家具做的很粗很重来彰显价值感。因此,他想颠覆这种观念,希望通过其他方式来体现家具的价值感,同时又能表达出中国文化的内涵,体现当下生活的时尚,引导现代国人的健康审美以及对环保的新态度。在这些问题上,“双林”达成了共识,同时他们认为这也是最大的挑战。 而由石雅文参与设计的椅子和凳子,其灵感来源及设计理念非常有意思。汉代有一种民间传统玩具叫“空竹”,空竹一般为木质或竹质,中空,因而得名,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的响声的玩具。“抖空竹”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汉族民间游戏并流传至今。石雅文说,她曾在网上看到德国总理默克尔爱玩空竹,看着政治大咖们都能以此逗趣,受其启发,把它融入到家具造型将是一种无国界的趣味表达。 中国家具是时候“站出来”了 对于此次十大设计师与十大家居企业共同参与米兰设计周“站出来”主题展,设计师与柏森家具均认为有积极意义。 柏森家具首席设计师林富源感慨道:“曾经我们中国的家具设计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有过辉煌的时代,如今虽不同往日,但是这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跳跃式地发展,助推了现在的中国设计力量的崛起,我们有了实力‘站出来’。” 林学明认为“站出来”的意义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舞台客观地展现中国原创设计的水平,同时体现“创基金”和红星美凯龙及中国家具企业对提升中国设计力量的担当和责任。 柏森家具总裁陈安南则认为:“‘站出来’向世界舞台展示来自中国的优秀原创设计,我们已经告别复制,不再让他们戴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家具设计。”
左—右:红星美凯龙唐琳+柏森陈安南+林学明+林富源
柏森家具——米兰“站出来”团队大合影(文/新浪家居 曾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