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点: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 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车日,并非是所有人都不开车就是最完美的结果,建设一个有序通畅的交通环境才是无车日的含义之一。从这个方面来讲,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是该活动想要达成的目的结果。

香港的交通资源配置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它大概有一千七百多个路口,但每一个路口都有红绿灯交通控制系统,合理分配车辆和行人过路时间;香港地铁的换乘方式也十分便利,并借此大大提高了地铁的运送能力……这些都是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配置的表现形式,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部分。同时,还要有一种正确的交通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不能是按照车辆数量来进行道路资源的配置,而应该按车承载人数量的多少进行。只有使城市交通资源的配置合理化,才能在大环境上解决交通问题,切合“无车日”活动的深层主题。

第二点:大力提倡自行车出行方式,改变人们的出行意识 骑行在欧美国家是十分盛行的出行方式,就连前美国总统布什都是该项活动的忠实粉丝,而众所周知,无车日意味着减少汽车的出行,那么低碳环保的自行车就是最适合的替代工具了。自行车出行不仅会大大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对于骑行者本身也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所以,加大单车出行方式的推广,建设更多的公共自行车站点等,是为解决“无车日”带来的出行不便的重要举措,也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车日活动。

第三点:增加公共交通优势,吸引人们改变出行方式 让公交车更便捷、舒适,从而吸引大家放弃私家车,坐上公交车,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最佳途径。然而现实是,一些城市的公交专用道形同虚设,现有的城市道路条件制约了公交系统的发展,两者陷入了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去购私家车也是”迫不得已“。所以,我们大可以借鉴国外的发展模式,大力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势,这也是让人们选择更为低碳的出行方式,实现无车日的重要方式。

MARMOT土拨鼠品牌认为,无车日的意义不在9月22号这一天,环保意识需要潜移默化的公众认知,如果我们能够更好的借鉴国外“无车日“的发展启示,总结8年来的经验教训,完善无车日活动中的问题,拿出更多的制度决策和实际行动,那么,全民”无车“,绿色出行的梦想实现,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