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行业促销黑幕揭秘 促销,说到底就是阳光下的“价格战”,促销也已成为“价格战”堂而皇之的代言人。有业内人士毫不隐讳地指出,目前家具业的恶性价格竞争,导致终端零售价 被市场“绑架”,消费者唯低价是从,经销商以“价格战”为能事,厂家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生存之道,这都是市场的“硬伤”。而随着促销的常态化并走向“黔驴之技”,一种新的营销手段风生水起,“砍价会”,一种能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促销方式,成为今年以来最抢眼的营销亮点,从诞生以来,应者如过江之鲫。 从“砍价会”火爆的背后,也不难发现家具产品中的一条潜规则:家具产品虚假打折促销已成为潜规则,一些商家针对消费者对卫浴产品并不了解和喜欢砍价的心 理,采取虚报价格再打折出售的方法,使家具产品价格如迷雾般让人猜不透、想不明。消费者完全不了解陶卫产品价格的“水”到底有多深,出于本能,往往会要求 打个折扣,而商家则把价格标高,杀价空间大一点,消费者习惯砍价,这样往往是商家与消费者“双赢”:商家可能获得了更多的价值,而消费者心理需求获得了满 足。 无论是价格战,还是促销,其背后是价格的不真实、不透明,跟明码标价背道而驰。某大卖场负责人认为,明码标价是全体从商人员恪守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美德,回归到诚实经营这一基本经营理念上,能够给广大消费者更透明的消费方式和购物感受。 但家具业的明码标价,在市场这个大染缸中,始终难以贯彻落实。业内人士表示,由乱定价、低折扣引发的信任危机已经波及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这将不利于卫浴行业的长期发展。但厂家的解释是,由于陶瓷卫浴产品原材料、人力成本及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仓储、物流、运输等流通成本也是水涨船高,不同区域的陶瓷卫浴产品,很难形成统一的市场售价。 某家具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家具产品和其他非标准产品一样,在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有经销商的灰色成分,这 些都是导致家具价格标准化难以实现的原因。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由于家具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多年形成的杀价、砍价习惯,已令家具产品的明码标价遭遇 尴尬,商家不给予一定的折扣、让价,买卖就不能成交。所以商家也顺应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心理,标高价格,让消费者砍价。这或许也是“砍价会”风行的一个主要 原因。 促销,对家具销量确实可以有所提升,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并且消费者已经对促销显得麻木,所以与其促销,还不如靠提升产品创新力度、服务附加值,赢得好口碑,摆脱价格战的泥淖,远离无促不销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