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四川家具  软体家具  2015家具  办公家具  明珠  家具  家具品牌  涂料无味才安全  红木家具  四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转移 » 正文

石材行业低迷的六大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3  来源:</em>九正建材网<span id=&q  浏览次数:467
核心提示:<strong>【九正建材网】</strong> 随着中国经济理性增长时代的到来,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换挡,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中国GDP贡献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也从原来的高速发展变为理性市场化发展,作为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产业,2016年石材行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中国经济理性增长时代的到来,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换挡,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中国GDP贡献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也从原来的高速发展变为理性市场化发展,作为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产业,2016年石材行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石材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调整期,市场淡旺季划分逐渐模糊,企业经营状况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价格竞争愈演愈烈。造成石材行业不景气的主要因素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1、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明显

当前在宏观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三驾马车”呈现一平两软(消费平稳、投资和出口放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其中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均下降。1月至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1月至10月回落0.7个百分点,继续呈回落走势。随着房地产需求疲软状态加剧,传统建材行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2015年,中国建材收入及利润同比均大幅下降。今年建材工业延续了去年来“四低”(低增长、低价格、低投资、低效益)态势。作为资源型产业,石材行业景气受经济下行影响明显,南安石材市场在春市短暂回暖后迅速回落处于疲软状态,工程需求大幅减少。

2、去产能和去库存成为贯穿全年新常态

早年房地产市场的快速膨胀带动了建材等一批相关行业的发展,石材企业数量及产能几乎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如今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政策拉动乏力,内外需求缩减,加之销路不畅,石材行业产能相对过剩,库存问题更加棘手。企业不得不先消化往年堆积库存,减少进口。今年南安石材进口量下滑较为严重,石材荒料同比大幅下降,可见内需依旧疲软。

3、进军家装市场遭遇阻力

随着工装市场需求下降,石材人逐渐将目光瞄向家装市场。然而,石材行业进军家装市场确是阻力重重。由于石材行业的标准化迟迟未有进展,且社会对大理石产品存在放射性的误解及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权威部门虽已辟谣,却因相对滞后,消费认知误区依旧存在,阻碍石材行业进军家装市场。

4、人力及环保成本上涨

今年来企业生产逐渐缩减,用工需求迅速下降,企业用工明显下降。加之由于石材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而近几年来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经营管理成本蚕食着石材企业所剩无几的利润空间,在行业低迷的形势下,企业成本压力加大,节流成了企业共同诉求。今年已有不少企业开始裁减一线工人,减少人工成本开支,为自身减压。另外,今年1月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出台,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这意味着,对石材等传统制造企业的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违反的时间越久,罚款越多,石材企业环保成本加大。

5、价格竞争激烈,企业微利生存

新常态下,石材市场需求萎缩,企业销路不畅,库存高居不下,让利促销成为新业态。此举虽能盘活部分资金,但随着生产经营成本的不断上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竞相压价,利润所剩无几,中小企业更是陷入夹缝求生的困境。市场回暖仍需时日,企业对市场恢复信心不足。

6、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当下石材企业融资越发艰难,企业想要获得银行贷款,要有资产抵押,但满足条件的企业很少,且贷款成本较高。由于石材企业财务制度大多不规范、管理框架简单等因素,很难通过上市或发行债券等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以往为了还贷,有的企业会通过上下游、家族企业,甚至是民间借贷等方式借转贷资金,但如今在信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这些渠道已然行不通。而银行以往“借新还旧”模式被禁止,必须把旧账还清才能发放新贷款。石材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逾期还款还可能引发信用危机。

今年石材市场环境虽严峻,但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也挖掘到一些积极信号。在政策调控方面,今年国家出台的系列稳增长政策将进一步激发石材市场活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四川省家具制造业协会《章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蜀ICP备15000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