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四川家具  软体家具  2015家具  办公家具  明珠  家具  家具品牌  涂料无味才安全  红木家具  四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转移 » 正文

大泽VS大涌 红木家具产业升级路在何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28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158
核心提示:【九正建材网】新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而新会古典红木家具行业,则是乘着改革开放之风蓬勃发展起来的。上世纪70、80年代,新会已是古典家具集散地,90年代前后成为了古典家具产销集散地,甚至出口港澳,再从港澳集散到欧美各地。当时

新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而新会古典红木家具行业,则是乘着改革开放之风蓬勃发展起来的。上世纪70、80年代,新会已是古典家具集散地,90年代前后成为了古典家具产销集散地,甚至出口港澳,再从港澳集散到欧美各地。当时,没有红木家具的生产历史的中山大涌的商人也到新会采购古典红木家具,并仿造新会的款式。可以说,两地颇具渊源。

令人唏嘘的是,世易时移,进入新世纪,新会古典红木家具集散地大泽镇已被中山大涌镇超越,大涌镇现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甚至有新会的红木家具企业也移师大涌“淘金”。这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新会该如何痛定思痛、迎头赶上,走出一条新路,实现第二次飞跃?

比外在

大泽

古典家具企业数量每年增长两三成

“新会古典红木家具行业是乘着改革开放之风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李泽添,在传承谱系中是第二代。他表示,新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其起源即是收买佬从修修补补中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近年来,新会古典红木家具受到市场的热捧,加入此行的人越来越多,整个新会区新开的门店也越开越多,冠以“古典家具城”的商铺也遍地开花。而其中最集中的,首属新会大泽镇。

沿着省道S364新开公路,记者看到道路两旁比比皆是的古典家具企业,几乎每一家店前都囤有或多或少的木材,有的是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有的仅仅只是加工厂,没有门店,有的加工小部件的家庭作坊,业态不同,规模不大。新开公路上比较引人注目的,当是新会古典家具城,据了解,该家具城是利用原弃置的汽车厂房进行改造,从原来的单层改为三层,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面积达到300亩,于2011年投入使用。该家具城共可容纳180多家红木家具企业,现在已有130多家企业进驻。

据九正建材网了解,去年12月20日,大泽镇刚被授予“中国木材与古典家具专业镇”。大泽镇的红木家具企业数量在这两三年间快速增长,基本上保持20%-30%的增幅,目前全镇共有600多家古典红木家具企业,产值达到10-20亿。

大涌

吸引品牌商家入驻 多渠道打通市场

3月19日是2014中国(中山)红木家具博览会的最后一天,当天,记者赶往中山大涌镇采访,一进入大涌镇,眼前只有两样东西:红色底白色字体的博览会宣传覆盖沿途路灯的所有广告牌,整齐划一。另一样则是无数颇具规模的红木家具企业门店,从外观装修看,均是“高大上”。

“说不清哪一家做得最大、最好。整个镇都在做红木家具,这里只是冰山一角,前面的十里长廊更气派。”的士司机边开着车边介绍着他所知道的大概情况,每年他都要载很多客人到镇上购买家具,尤其是博览会期间,每天人来人往,生意比平常增加几倍。

经过30年的发展,大涌镇现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据了解,中山大涌镇现有的生产型企业有近600家,销售型企业380多家。在产业刚起步时,当地的企业大多以前店后厂的形式经营,而随着大涌红木在全国各地影响力越来越大,形成品牌效应后,越来越多的外地商人涌入其中,开起销售门店,新会也有部分红木家具企业也入驻其中,希望借当地成熟的市场、火爆的人气为企业拓开更广阔的市场。

中山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会长萧照兴认为,大涌镇企业能够快速打开市场,有赖于政府多方面的支持,同时,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主动出击。一方面,采用五星级的标准装饰门店,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每一家企业都专门打造具有特色的精锐销售队伍,使得大涌红木家具行业的整体销售实力更强。

比内在

市场不规范 传统手艺濒临失传

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协会会长邱德厚告诉记者,新会的古典红木家具与中山大涌的红木家具有一定的渊源。新会在70、80年代已是古典家具集散地,到90年代前后成为古典家具产销集散地。

尽管新会的红木家具发源比中山大涌早,但邱德厚坦言,现在中山大涌在明码标价方面已超越新会。“早期收买佬卖的红木家具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龙蛇混杂。而中山大涌镇政府在1998年已意识到这样并非长久之计,企业难以走远,产业难以发展起来,于是,便率先规范市场,制定出联盟标准,要求明码标价。由于消费者在新会部分古典家具路边店屡屡受骗,便逐渐开始转移到中山大涌购买。其实消费者在中山大涌购买的红木家具不少是从新会运过去的。”

邱德厚还指出,此前政府多次有意规范市场,制定联盟标准,倡导明码实价,并将现有的散乱小企业进行整合,做出一个高端的新会古典家具城和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博览中心,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几项工作都损害某些假冒伪劣企业的利益,因此推进十分艰难,“不少企业各干各的,缺乏长远发展的目光,没有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发展的大局意识。”

因此,后起之秀中山凭借规范的市场和多方合力,迅速后来居上,原本是产销集散地的新会逐渐演变成红木加工基地。近两三年,新会古典红木家具企业也在不断扩张,记者在采访中却听到另一种声音:“整个新会的红木家具产业表面上看起来很繁荣,现实却是面临传统工艺即将失传的危险。”李泽添一语道破了产业的真相。据业内人士介绍,新会古典红木家具、大江传统家具、大涌红木家具三者各有各的特点:“新会古典红木家具必须包括两个条件:一是红木材料;二是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大江传统家具侧重的是采用榫卯结构,不一定采用红木木材,而大涌红木家具则要求材料为红木,结构不一定是榫卯结构。”

李泽添告诉记者,其早年也曾收卖旧家具,从拆补旧家具中学会了这项传统的制作艺术,然而,懂得这项传统制作艺术的人已经少之又少,“有人想学,但是没人教,有人想教,但是没人愿意学。”这就是传统制作艺术今时今日面临的尴尬。早期掌握这些工艺的人早已因这行工作辛苦离开这行,或者自己当起老板,无需再亲力亲为,真正懂得这项传统工艺的人并不多,另一方面,年轻人就业观念有偏差,宁愿拿着两三千元在办公室中吹空调,也看不上月薪1.5万元的雕花工作。

李泽添还进一步补充道,技工难找,技师更是万里无一。“很多人缺乏对红木家具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做出来的东西缺少灵魂、创意,只有形似,没有神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四川省家具制造业协会《章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蜀ICP备15000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