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为光电是一家年产值近2亿元的企业,公司是如何从LED产业链检测及自动化设备核心技术引领企业迅速实现向LED、太阳能、消费类电子、汽车配件、动力电池等光机电行业智慧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其背后的发展逻辑是怎样的?背后折射的是杭州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的发展轨迹?
杭州中为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为光电)成立于2005年4月,注册资本7500万元;新厂区建筑面积48000㎡,现有员工460余人,其中本科占50%以上,硕士11%以上,博士3%以上;是一家集光电测试和自动化生产装备、机器视觉自动测量、计算机影像分析处理等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生产型企业。
公司研发实力强劲,研发队伍由留德专家领衔,人才学科覆盖全面,涵盖光、机、电及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并在光学、电子、机械、光机电一体化测量领域拥有领先的核心研发成果。在机器视觉产品(主要在芯片检测生产、集成电路制造、影像识别等方面)、精密仪器仪表(光、色、电标准测试)、智慧生产装备(芯片及二极管分选系统、灯具智能自动化制造系统)等三个领域,公司目前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公司拥有各类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0多项,先后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种子基金等众多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课题,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先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余项。
【好产品】
一条智能生产线,将LED灯具送入千家万户
一个多世纪前,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照亮了人们的生活。然而,随着各国相继出台淘汰白炽灯的计划,白炽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在不知不觉中,LED灯已经占领了消费市场,无论在超市、连锁卖场,还是京东、国美在线,LED灯都成为了主流照明产品,产品品种十分丰富,有球泡灯、灯管、筒灯、灯带、射灯等等,LED灯开始在家庭照明中扮演主角。
一个你没有想过的事情是,LED灯是怎么生产制造出来的?也许你会认为,这不是你需要考虑的事情。话虽没错,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除了LED光源本身的技术之外,LED灯具制造工艺,也会深刻影响你卧室里点亮的几盏LED灯。
中为光电董事长张九六说,传统的LED灯具组装流程需要装灯头、电源板、挂边线……总共有近20道工序,全部由人工手动完成,不仅耗时较多且成本、质量均难于控制,严重制约着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如何实现灯具智能生产成为了LED行业所有人的梦想。
中为光电一条智能生产线,将LED灯具送入千家万户。中为光电推出的LED灯(具)智能自动化制造系统(ZWL-A1500),系统仅需6-8个人工,完成LED灯具从装配到包装的整个生产过程,月产能高达90万只(LED球泡灯),和传统手工生产模式相比,年均节约人工费用及材料耗损成本约600余万元,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成功解决了LED照明企业大规模生产制造难题。
更为关键的是,自动化技术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且有效地保证了LED成品灯具的质量。
【好团队】
奋斗主义,游击队终成正规军
2005年,张九六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与自己的大学导师从零开始创业,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技术。
“公司刚刚成立时,可谓是典型三无。无市场、无产品、无资金,我们有的只是技术的狂热、高昂的创业激情、未来的无限憧憬。那时候,我们蜗居在30多方的小房间里,自己研发检测仪器、购买零件、组装……那段日子很艰苦,但因为有了创业激情,心中总是充满奋斗的力量。”张九六这样描述他创业初期的情景。
而张九六对技术的钻研,也让中为光电快速地成长起来。第一年中为光电产值是30万元,第二年的产值就上升到300万元,而去年中为光电产值已近2亿元……
“怎么说呢,关键还是找到了市场空白点,加上我自己是技术出身,对行业很了解,算是运气不错吧。”这仅仅是张九六对自己成功的归纳,但与他一起从2005年创业至今的小伙伴们并不这么认为,“他是很能吃苦的一个人,并且善于归纳总结,创新、学习能力都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