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统一技术要求

据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博介绍,此标准对卫浴生产企业设计、研发、管理等环节在节水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居民生活用水资源节约提供了技术依据。他介绍说:“市场上号称节水的产品很多,但是每家都有每家的标准和说法。该标准的出台,统一了技术要求,也督促整个行业朝着节水方向努力,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节水将达到30%以上

王博介绍:“新标准实行之后,将会达到节水的目的。以马桶坐便器为例,按照此标准,节水型坐便器用水量为5L,相比原来的标准6L节省了17%左右,以高效节水型4L计算,则节省量超过30%。如果一个家庭按3个人算,一天使用12次马桶,一次节约1升水,一天就是12升水。按保守的3亿家庭算,我们一年能节约13亿吨的水。”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卫浴产品技术虽然原理一致,但是节水技术参差不齐。以马桶坐便器为例,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虹吸马桶,为了达到节水目的,需要在多处做出改进,例如管道宽度、釉面光滑度等一体化的设计配合。王博表示,节水除了看马桶水箱流水量,还要看清洁效果有没有打折。如果用水量少了,还要保证效果的话,就对产品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 标准对比
各类产品指标均提高

根据《卫生陶瓷》(GB 6952-2005)标准规定,普通型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用水量分别是9升、11升、5升;节水型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用水量分别为6升、8升、3升。此外,根据《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2002)规定,节水型水嘴产品应在水压0.1兆帕斯卡)和管径15毫米下,最大流量不大于0.15升/秒(包括感应式水嘴、延迟自闭式水嘴);节水型沐浴器,沐浴器喷头应在水压0.1兆帕斯卡和管径15毫米下,最大流量不大于0.15升/秒。
对比可以看出,在家庭中常用的马桶坐便器、水龙头、沐浴花洒等常用卫浴产品,其节水性能都有所提高。据王博介绍,目前《卫生陶瓷》(GB 6952-2005)等标准正在修订中,修订之后,将与目前出台的标准一致,达成统一。
■ 市场走访
主流产品依旧遵循老标准
5月18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某大型家居卖场的卫浴洁具商品区。新京报记者看到,普通坐便器产品,大部分采用了3/6升的用水标准。在“美加华”摊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3/6升的用水量是国家标准,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产品都是这样的用水量。”
记者看到,几乎每家都有“节水产品”,但是节水标准并不统一。以“美标”为例,其一款节水坐便器的用水量为4.8升,而“恒洁”的一款“超旋风节水坐便器”,用水量为3.5升。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其产品的节水技术已经取得了国家专利,其他品牌难以做到。记者了解到,市场上还有用水量甚至为2.8升的坐便器。用水量少,也成为产品的重要卖点。
此外,大部分企业坐便器用水量还是3/6升、4/6升以及6升的用水量。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标注排放量可能跟实际用水量并不相符。如果产品质量差,实际上还是需要比标注排放量更多的水,或者需要多次冲洗,否则达不到节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