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芒果奖」2015中国人文设计大赛华东赛区启动会VIP对话
时间:2015年5月20日
地点:中国·厦门艾美酒店
出席嘉宾:“一体化的系统整合性设计理念”的先行者——赖亚楠女士
「芒果奖」发起人——廖玮女士
华东赛区城市设计力量(排名不分先后)——黄雨、卢瑞红、林彬鸿、刘俊、孟元波、叶振、沈继强、钟墨、周裕霖
钟墨
沈继强
徐康
叶振
刘俊
黄雨
孟元波
周裕霖
林彬鸿
卢瑞红
【主持人】:首先欢迎赖亚楠老师和各位设计师的出席,今天谈的问题可以更深入一点,欢迎有不同声音的出现。赖老师好不容易来到厦门,肯定要留下一些值得回忆的地方,在这个非常浪漫的城市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关于对设计的理解,或者某些观点能够对今后的设计生涯有一些帮助,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个平台也具有意义了。中国人都特别内敛,希望今天大家可以放开,把自己的观点梳理出来,让老师给出指导性的意见。
【赖亚楠】:各位设计师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赖亚楠,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认识,希望接下来的交流大家有收获,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主持人】:大家对赖老师应该有所了解,我特别邀请「芒果奖」发起人、资深媒体人廖玮女士,今天她作为特约观察员的身份,让她来介绍赖老师。
【廖玮】:我确实非常有感受,早上从十间坊过来,赖老师对「芒果奖」本身没有那么熟悉,却有一腔热情,愿意跟福建赛区的设计师互动,今天想更真实的走近赖老师,如果你能走近她的内心,那么恭喜你们。
【赖亚楠】:设计是非常宽泛的环境,了解吃喝玩乐都可以。
【廖玮】:两天前在长春聊到育儿,关键还是两位男性评委谈论,所以设计和生活我们都可以聊。
【赖亚楠】:我的确是一个经常说话的人,但现在我发现年龄大了说话真的需要气力,昨天去领略了鼓浪屿,晚上由于喝了茶,导致亢奋失眠。
刚才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位设计师问旁边接这个案子的设计师成家了没有,他说成家了,都有小孩了。我觉得这个房子基本上成功了一半,因为这个话题的背景是:所有好的设计一定是源自于对生活的认识。认识并渗透,生活的概念和领域越健康、越到位、趋势越向前,你的设计才会更好。
这位设计师有非常好的生活基础,接下来看他是否可以把这么多年生活的认识和自己的职业经验双双结合在一起,分寸把握很到位,同时跟业主有非常好的有效沟通,这个房子就非常有希望。
十间坊的聊天谈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我问业主是否经常回来做饭,喜欢在家展示厨艺,邀请大家来共享,你的先生是否会在书房渡过很长的时间,设计师觉得这些话题很有意义,他会一直思考这些方面的问题。
设计师应该有特别善于挖掘敏锐度的能力,并且是一个比较让人讨厌的职业,它一大特征就是特别事儿,特别的挑剔、细碎。我知道自己很招人烦,因为我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要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而且说话也不是很好听,我让身边的人配合,甚至是业主我也要挑毛病,改变他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这一切组成了做设计最基础的素材。
【主持人】:在此之前我们走过很多的城市,认识了很多设计师,他们会提出一些很犀利观点和有深度的问题。很多时候设计来源于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我想在座提问的时候更多是要提一些走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你们准备好了吗?
【卢瑞红】:您的设计做得非常的优秀和成功,在设计师这个行业,怎么处理跟家庭、小孩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廖玮】:我想介绍一下背景,赖老师还没有小孩。
【赖亚楠】:我经常会被人问到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背景是源自于我是一个女性设计师,女性在家庭里是主导地位,看家庭长相就知道女主人是什么样子的。作为职业女性,对于我来说没有特意的经营和规划,我热爱这个职业,已变成我生活中无形的一部分,没办法剥离。
如果这半个小时工作,那半个小时生活,这是不太现实的。生活中我很少应酬,除了出差都是回家做饭,7点离开公司,8点- 8点半家里人都可以吃到我的四菜一汤,我喜欢做饭、烧菜、打理,特别的琐碎,我不允许眼前的视觉让自己不舒服,这就是一个职业病。
由于职业的关系,喜欢对环境挑剔,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就会不经意的渗透出来。并非说我是干净、一丝不苟的,但我认为要让眼睛舒服,视觉是过关、得体和到位的。
生活很关键,如果不能更好的生活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不可能蓬头垢面出来,家里一团糟。把好的生活渗透在工作中,这样会有意无意给别人带来很多的影响。
我挺讨厌一个状态,就是喜欢装,出来衣着光鲜,回去就很糟糕。真实很重要,生活真实状况和职业面貌、作品的面貌是有契合度,这个东西是装不出来的。生活、设计、工作一定是息息相关的,是绝对不可以剥离,所以顺其自然就好。
【设计师】:赖老师对美食也是很喜欢的,昨天是否吃过厦门的美食?
【赖亚楠】:我特别喜欢吃到特别本土地方的东西,对于吃海鲜我更喜欢在坐在船上吃,喜欢用很土的方式,原汁原味的方式。
【设计师】:我的理念同样是设计源于思考,思考源于生活。现在问题是该怎么更好的引导或让客户与设计师融合度高一点,在客户主观意识强加于我们的时候如何平衡?
【赖亚楠】:您的问题是相对普遍存在,我碰到很多跟您一样在工作中遇到状况的设计师,当你完全说服客户时会沾沾自喜,但变成你给客户画小人书的时候,你会感觉不甘。
好的设计师是一个好的心理学家,设计有一门课程是设计心理学,但是我觉得设计心理学是非常不完整。我们要了解人性心理学,首先要了解人性的需求。如果设计师沟通能力强,则事半功倍,反之会很吃亏。
我个人而言给你最好的说法是,不要试图去引导客户,首先要感染、吸引他,会被你的魅力所折服,顾客自然而然会认可。而不是通过上课洗脑的方式认可,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会不觉自主的跟着你走。
你的感染力前期要有绝对的自信,你认为自己是百分之二百的正确,客户也觉得就应该听你的,这不是绝对化的。设计行业跟艺术家不一样,设计就是服务行业,中国的设计师容易走两极分化,一个是绝对强势,表现在我专业,老百姓不懂,就应该听我的。
还有一种是客户给我钱,他怎么说就怎么做,说不过他,即使说过伤了和气,账还不好结。还有一些设计师,已经强势到他规定去工地现场的次数,多了之后就要额外的收费。
【设计师】:这种设计师一定要很出名的?
【赖亚楠】:这个方式我个人是不认同的,这跟出名没有关系,设计师就是一个职业,好比国家演员,不是说你是一级就不出面演出,二级演员要演多少。设计的过程和形式千万不要计较,我们目的就是要完完整整的做出一个你理想、客户认可、大家都喜欢、每个人看完后都有感受的好作品。
对你来说必须要做到百分之百的耐心和专业性,有专业才能谈权威,有权威才能被认可、被接受。
还有一点要接地气,你不能挂在那,如果业主跟你接触有心理障碍和心理距离,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多东西不能进行很好的转换,所是没有效果的。
【设计师】:您在授课、应酬或管理公司上,怎么安排更好的时间创作或者接一些感兴趣的项目。
【赖亚楠】:这三四年时间我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我的时间被分割得越来越少了,我不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经历百分之百投入到设计中。我从来不应酬,不出去吃饭,除非参加迫不得以的活动,如果你看了我的微信微博几乎是零信息。我认为设计师的内心要保持非常平静平和状态,不能受太多东西的干扰。
设计公司和其他的公司完全不一样,比如你想打卡是不现实,你想让员工每天按时上班,永远不可能。我觉得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团队是一群对设计事业热爱的人,只要喜欢就无所谓管理不管理,就会把事情做好,只要他不喜欢,你拿所有的钱和职业前景去诱惑他也没戏。
你提过的问题我曾经有过思考,后来我就不思考,因为我发现思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设计公司的管理体系、管理方式,包括培训,如果按照世界500强的企业公司架构去调整是不可行的。
把专注力放在设计本身,其他都不重要,我90%的时间还是投入在设计上,每张平面图手钩的,每个方案亲自做的,那些附加的身份不要去看,试图做好设计师的工作。
【设计师】:目前设计风格多元化,您是否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风格,亦或是没有太多固定性,根据项目定?
【赖亚楠】:如果您看到我们品牌的东西,就会发现有特别强的视觉识别性、独立视觉感觉和设计理念,这些东西并不是像商业定位一样,要走什么路线。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状态、作品也是一样,作为设计师的职业性,包括对生活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这个时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您对蓝、绿、紫这些颜色都有独到的认识,把这些东西转化在不同的对应项目上,用不同的诠释方法。
我们做东西非常的东方,周边的人说不敢找你们做法式、美式田园的东西,后来他们在我们的空间发现有法式的气息和味道。我建议不要把所有的东西绝对化,你是学美术出身的,你是画家不可能这辈子只会画女人,不会画男人,你有了基本的造型能力,画男画女画猫画狗都是一样的,我从来不剥离它。
【叶振】:我们很多时候都想做一个好的作品,这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一个好的作品中,有几点是你坚持在做的。
【赖亚楠】:好的设计非常简单,就是好看好用,好用好看,这两个词不排序,不分先后,这个东西不必要去纠结,一定是相辅相成。比如你看一个人很顺眼,是因为方方面面,他的骨骼、比例、尺寸非常的舒服到位,就是有美学规律,但这个舒服只是第一眼。
第二眼,就是你的德行怎么样,这两个身心合一才会感觉这个人舒服,我愿意跟他接触,做设计也是一样。
今天活动这个酒店环境一流,建筑格局感觉也还可以,基本是过关的,但是对于内部空间,走进大堂所有的空间和家具和陈设,包括我的房间,因为组委会非常热情专门给我安排了一个套房,后来我去了标间,发现我的套房还没有标间好看。一个非常大的差异是窗帘布一样,标间是麻质的窗帘,和酒店的调性有点匹配,我住的套房是金银丝线的,但是我们做这个行业一进去有非常直观的感受,这个设计师我觉得非常可惜,浪费了资源,这个空间做得差强人意。
公共空间,最基本的问题,我坐在马桶上发现手机没处放。设计要以人为本,身心接受了,融在空间了,你就离不开空间了,对空间有依赖性了,总结出来就是好看和好用。
好看的背后有很多的内容,颜色好看材质用对也不一定好看,好用也有太多的内容,说得简单就是以人为本,但是真正做到这点需要设计师背后做大量的功课。
【叶振】:好看好用就这四个字很关键。
【赖亚楠】:我没有用专业的语汇会回答你的问题,老百姓接受的就是好看好用,设计师回归到生活中也是好看和好用,我们到任何一个空间,尽管是高大上的空间也是追求好看好用。比如我们去很多的空间,我们到博物馆参观,你在里面呆得住吗。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个词很经济实惠。
【叶振】:关于跨界的问题,您做了这么多年的设计,哪一项是您一直坚持在做的,哪些是您坚持在改变的?
【赖亚楠】:我对跨界这个词有一些看法,设计师不要狭义的理解成我是一个室内设计师,我是一个服装设计师,我是一个面料设计师,这种理解都不是很全面,当然你要有特别主攻和擅长驾驭的方向。我老跟我的学生说,如果你是对生活和设计非常有感觉,你可以设计一栋好房子,也可以设计一套的衣裳,这个东西一点都不矛盾,你不能说我只会做客房不会做餐厅。
其次我不太认同跨界这个词,我们做空间、景观、商业规划、室内设计,你会看到我们的产品都没有剥离过的。我上大学做第一个方案,一直到现在所走的路从来没有把一个空间中的一块剥离出去,这就是我提出要一体化的原因。
我们遇到N多项目,开发商找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当时我设计是朝向开窗,因为外面要看到什么,景观设计师并不不知道,他是要一片竹海,他给你配上,你会感觉不到位。就像设计一双鞋子,请别人来配鞋带,你可能说我的口子不是纽带,是树上某一个瓜果做成的。
【叶振】:一体化是您做任何设计一直追求和坚持做的,这些年的设计中您觉得有没有哪一点是在改变的呢?
【赖亚楠】:谈不上改变,我念书那时候的理解是比较初级的,一直到现在,我会发现自己设计的本位感和初衷没有改变过,我希望做有生命力、人文气息、让每个层面的人都可以感知到的东西,我从来不希望把设计定位某在一个阶层,认为这个是当下最缺的。
现在做家居设计,我特别害怕做生活大宅设计,何为之大,不是300平米就是大宅,300平米在任何一个乡村都是很轻松的,在城里面有一个60平米的公寓都算大宅了,这个东西没有可比性。
设计就是踏踏实实为每个客户对象服务到底,要全面、渗透的服务,设计师跟医生、护士是一样,用他的专业的角度、细心的体贴照顾你的服务方。(实习编辑:谭婉仪)